2021.02.02
|餐桌佈置秘訣 — 如何從器皿之海找到自己喜愛的那一款|
一旦開始意識到選擇器皿這件事,有些人反而會開始產生疑惑:到底
要怎麼才能挑選到「適當的器皿」呢?所謂的「適當」,有沒有一個
標準?有時候遇到詢問的顧客,甚至會把想要盛裝的菜色、
家裡有幾個人用餐等細節都描述出來,由此可以感受到那股熱切的期
盼。
— 從材質、工法尋找自己偏愛的特點 —
STUDIO M' 眾多品項,都是依照設計師心中所設想的使用情境、圖樣、外觀,
去挑選相應的材質、工法,以及能夠將之實現的工坊、職人,
在密切的來往溝通、數度試做之後,才終告完成。
挑選時從材質與工法上去切入,
是歸納出自己偏好與適用品項的方法之一。確立之後,
挑選器皿就比較容易有個主軸去依循。


板狀陶土壓製成形-Teokoshi mamezara 手製豆皿(小器官網未販售,欲購買此商品歡迎詢問
STUDIO M'台灣)


裝飾工法-
MINT薄荷浮雕盤
例如喜歡陶土的溫潤柔和、還是瓷土的細緻堅亮?
特別著迷於半透明釉彩底下隱約顯現的陶土本色?
看到含鐵釉藥不可預測的點點斑痕,覺得驚喜?


磁器-
gatis八角點心盤系列


粉引-
broth5吋碗


含鐵釉藥-
MARINIERE橢圓盤系列
某些器皿,會因為手工施作、窯變等種種因素,每一件都各有表情,
沒有完全相同的樣貌。
這與工業化大量生產的產品是很不一樣的思維,
即使是無機質的器皿,也彷彿有了生命。

nico皿系列(小器官網未販售,欲購買此商品歡迎詢問
STUDIO M'台灣)
— 根據料理的種類選擇,注重泛用性 —
一樣是盤子,那麼多種款式與材質,到底要怎麼挑選呢?
這時可以依照「盛裝的料理」去設想,而且!重點是「
多樣變化的可能性」。
例如平盤,一般多用來擺放較少湯汁的菜色如燒烤類或炸物。
其實同樣的器皿可以拿來擺放茶點、糕餅、包子、壽司、鍋貼⋯⋯
時下流行的單盤料理也很適合,可能性無限大!
LIEN皿
ESSEN長角皿

ortaglia盤(小器官網未販售,欲購買此商品歡迎詢問
STUDIO M'台灣)
耐熱器皿可以直接送進烤箱甚至上瓦斯爐,保溫力佳,
除了焗烤之外,與咖喱飯、漢堡排、
法式吐司等熱騰騰上桌才好吃的料理也非常合拍。
dauphine烤盤
RAKOTT KRUMPLI貝殼焗烤皿
poele双耳焗烤盤(小器官網未販售,欲購買此商品歡迎詢問
STUDIO M'台灣)
cannelle盤
bowl歐蕾碗
高腳缽給人的印象是甜點專用?No no no, 其實擺放小菜、漬物、沙拉、
醬料也不錯唷。

ECLORE花開高台盤系列
PELICAN附腳碗
此外,如直徑20公分~22公分、深度4公分左右的盤子,
不會過深又有盤緣,利於盛裝單人份的咖喱飯、義大利麵或主菜,
兩人份的沙拉等,用途廣泛,挑選基本款時就可以此作為基準。
咖啡杯、茶杯也有類似的標準,如咖啡杯的容量約260cc, 紅茶則是200cc。
olive橢圓淺盤
SOBOKAI Sono11吋麵包盤(小器官網未販售,欲購買此商品歡迎詢問
STUDIO M'台灣)
— 使用習慣 —
依照各自的生活節奏,烹調與用餐習慣等,挑選適合的品項。
例如常用微波爐加熱、甚至烹調?習慣飯後馬上清洗碗盤,
還是仰賴洗碗機?陶器在使用前往往需要經過一道防止染色的程序,
但即使經過處理,是否能接受隨著使用而漸漸變化的模樣?
陶器養護
器皿清潔
— 收納便利性 —
如果儲物空間或桌面不大,挑選橢圓形、方形的器皿是最佳選擇。
此外,把手不外張、可以堆疊等也是節省空間的考量點。
daube鍋系列

dauphine烤盤

GOOD OL’系列復古杯
最後,依照下面四個問題,來整理出自己需要、喜歡的器皿條件:
1) 已經擁有哪些器皿:與既有的搭配是考量的關鍵之一。
是要補齊某些品項?或者從過往購入的風格可以彙整出大致樣貌?
是否要延續呢?
2) 想盛裝什麼樣的料理:可以幫助縮小選擇的範圍。
除了店家的建議之外,可以多參考範本或展示照片,
從器皿本身的特色去發揮聯想盛裝的樣貌,而不必受限於它的「
名稱」。
3) 過去常做哪些菜色:猶豫不決時,可以想想自己常做的菜色有哪些,
有具體的形象浮現,更容易做出選擇。
4) 特別注重的地方:特別喜歡明亮的色彩?怕撞傷器皿,
偏好質地較堅實的瓷器?覺得洗碗很麻煩,
常常靠一只丼飯碗解決一餐?沒什麼時間下廚,常用微波爐,
所以耐熱器皿特別重要?⋯⋯諸如此類的使用習慣,人人都有,
歸納出自己的喜好,會更容易挑選到可以陪伴長久的心頭好。
—關注Studio M'官方粉專,獲得第一手消息—